学工快讯
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中国青年网】追寻红色足迹 庚续红色基因

作者:   时间:2022-08-28   点击数:

借助于必赢76net线路“乡村振兴”青年观察实践团这一平台,按照“双向受益,就近就便”原则,2022年7月9日,作为整个团队的负责人组织并策划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的参观调研活动,此次学习受益良多。

在策划这次调研活动之前,我也预先对自己关于合肥党史的了解情况进行了一个简要评估,发现即使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合肥学子,我对家乡的党史了解也是远远不够的。去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的学习热潮,在全国上下铺展开来,对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脉络,我们都有一定了解。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党史,却是很少有人问津,为此我们进行了这一次的调研活动,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为传播地方的红色文化贡献一份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力量。

党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合肥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建立的辉煌业绩,积累的宝贵经验,孕育的伟大精神,是合肥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合肥是一座拥有丰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城市,而我也是听着它的红色故事长大,小时候在大人的讲述下我大致知道拱宸桥遇难者、知道大蜀山保卫战、知道渡江英雄马毛姐,知道合肥解放......但随着年岁增长,很多记忆都随着时间而变得斑驳。在这次三下乡的实践活动中,我不仅找回了曾经丢失的记忆,更加深了对合肥党史的了解。在采访调研中又记住了几位英雄人物的名字,了解他们曾经的风云事迹,在史物的指引下勾勒着他们英勇无畏的斗争情景。历史我想,确实是需要被铭记的,一段历史一直有人知晓并不断传承下去,那才是活的历史;一段红色记忆如果能鼓舞更多的人奋进,那么红色血脉便会经久不衰。

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中写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是的!他们做到了。站在中国合肥组织创立的主题展览前,瞻仰李慰农、崔筱斋、胡济这些合肥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为推动地区党组织的建设而做出的惊天动地的事迹,不由得心生敬佩。那时候的他们不过和我们一样的年纪,他们的青春是在面对死亡和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度过,推己及人,今天的我们作为千禧一代,生活在和平安宁的世界,欣逢盛世,定要不负盛世。

写到这里,不由得又充满了羞愧之情。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着传奇一般的过往,而我却了解甚少。作为家乡的学子,我们需要和家乡的党史建立一定的联结。地方党史作为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可以说是最自然、最亲切的思政课堂。家乡的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家乡青年的归属感,可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再塑一方文明。现如今传承地方党史的重任已然落到我们这一代合肥青年人的身上。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之中,又发现了惊喜的地方,通过她的讲述:参观党史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都原意带着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所谓传承红色文化,不就是此般模样,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讲述,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在他们的心间,剩下的交给时间,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花,延续着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图为观察实践团成员采访党史馆工作人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范晓冉 提供

生于斯,立于此,担重任,践于行。在整理调查问卷结果的时候,发现很多学子对家乡地方党史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这难免引起我的忧虑:若干年后,谈起这段历史,还能有多少人能够了解?所以作为家乡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家乡的红色文化,这种传播绝不能停留在喊喊口号,敷衍了事阶段上,而是要深入实践,立足于家乡大地,讲好家乡的红色文化。

学子返家乡,了解家乡土地上的党史故事,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继承红色基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通讯员 范晓冉)

图为观察实践团成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范晓冉 提供

一审编辑屈元馨

来源: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signature=e6y30XlmbkL9oxwAjJd1POAqwSxYOkagMQE2nZKW8RNpvPrqzB&uid=400603&phone_code=b0b00eb66c872c8cbabfaee99cee38f9&scid=1358062&time=1660712075&app_version=(null)&sign=0a4bd0665c255dce77fee2c28e8e2586#

必赢76net线路(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

电话:0551-68129241 邮编: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